高中一年级新生要依据我们的条件,与高中阶段学科常识交叉多、综合性强,与考查的常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征,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技巧。今天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《高中一年级语文必学三要点》,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!
高中一年级语文必学三要点
1、文言实词
1.通假字
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无失其时
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
涂有饿莩而不知发
直不百步耳
2.特殊词义
河内凶
邻国之民不加少
直不百步耳
数罟不入洿池
3.一词多义
食
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
数
数口之家,可以无饥译
数罟不入洿池
愿令得补黑衣之数
扶苏以数谏故
直
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
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
系向牛头充炭直
胜
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
驴不胜怒,蹄之
其所谓战胜于朝廷
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
发
涂有饿莩而不知发
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
百发百中
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
兵
非我也,兵也
穷兵黩武
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出
草木皆兵
4.词类活用
名词作动词。
填然鼓之
树之以桑
五十者可以衣帛矣
然而不王者
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
5、古今异义
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
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
弃甲曳兵而走
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
五十者可以衣帛矣
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
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
2、文言虚词
1.而
连词,连接状语和中心语,表修饰:弃甲曳兵而走
连词,表承接:或百步而后止
连词,表转折:然而不王者/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/涂有饿殍而不知发
连词,表并列: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
2.其
指示代词,等于“那”“那里”:则移其民于河东
代词,作定语成分:移其粟于河内/无失其时
3.之
助词,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:寡人之于国也/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结构助词,的:察邻国之政/王道之始也
衬音助词,无义:填然鼓之/树之以桑
⑷代词,作宾语成分:申之以孝悌之义/未之有也
4.焉
句末语气助词:尽心焉耳矣
代词:斯天下之民至焉
5.然
指示代词,如此:河东凶亦然/然而不王者
形容词词尾,等于“地”:填然鼓之
6.于
介词,对于:寡人之于国也
介词,表比较,比: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介词,在: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
3、文言句式
1.判断句
养生丧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
然而不王者,末之有也
非我也,岁也
是亦走也
非我也,兵也
2.疑问句
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
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
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曰:“非我也,兵也。”
3.省略句
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
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
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
曰:“不可,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
曰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”
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
则日:“非我也,岁也。”
五十者可以衣帛矣
七十者可以食肉矣
4.倒装句
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申之以孝悌之义
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
未之有也
高中一年级语文必学三要点
1、通假字
①外连衡而斗诸侯/约从离衡(衡,通横)
②孝公既没(没,通殁,死亡)
③合从缔交/约从离衡/于是从散约败(从,通纵,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一同应对秦国的方案,称为合纵)
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(弊,通敝,疲惫)
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哪个何(通呵,喝问)
⑥倔起阡陌之中(倔,通崛,崛起)
⑦赢粮而景从(景,通影,像影子一样)
⑧百有余年矣(有,通又)
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(抗,通亢,高)
⑩威振四海(振,通震,震动)
2、古今异义
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以外(于是,在这样的情况下;西河:黄河以西。)
②于是六国之士,有宁越、徐尚、苏秦、杜赫之属为之谋;(在这个时候)
③山东豪俊遂并起(山东:崤山以东,即东方诸国。今指山东。)
3、一词多义
1.固
①据崤函之固(险固,坚固,特指地势险要,城郭坚固,形容词用作名词)
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(结实,顽强,形容词)
③然后践华为城,因河为池,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渊,以为固(固守的据点,屏障,名词)
2.因
①因遗策(沿袭,动词)
②因利乘便(趁着,介词)
③因河为池(凭着,依据,介词)
3.亡
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(丢失,损失,动词)
②追亡逐北(逃亡,动词;此用作名词,指逃亡的军队)
③吞二周而亡诸侯(灭亡,动词;这里是使动使用方法,使……灭亡)
高中一年级语文必学三要点
言:感斯人言为:由于长句
凡六百一十六言初为《霓裳》后《六么》
自言本是京城女为君翻作《琵琶行》
命:遂命酒暂:凝觉不通声暂歇
命曰《琵琶行》如听仙乐耳暂明
语:琵琶声停欲语迟转:砯崖转石万壑雷
今夜闻君琵琶语却坐促弦弦转急
转轴拨弦三两声
幽:别有幽愁暗恨生暗:寻声暗问弹者哪个
幽咽泉流冰下难别有幽愁暗恨生
野芳发而幽香偏听则暗
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
可:畏途巉岩不可攀
此情可待成追忆
数:数口之家,可以无饥矣发:涂有饿莩而不知发
数罟不入洿池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
愿令得补黑衣之数百发百中
扶苏以数谏故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
直: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兵:非我也,兵也
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穷兵黩武
系向牛头充炭直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出
草木皆兵
胜: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焉: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
驴不胜怒,蹄之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
此所谓战胜于朝廷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
绝: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湖强: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
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
以为绝妙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
佛印绝类弥勒乃自强步,日三四里
突然抚尺一下,群响毕绝
假: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望: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
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日夜望将军至,岂敢反乎
乃悟前狼假寐,盖以诱敌先达德隆望尊
7月既望
闻: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制:廉颇、赵奢之伦制其兵
博闻强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
不可以称前时之闻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
终岁不制衣则寒
亡: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利: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
秦无亡矢遗鏃之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哪个何
吞二周而亡诸侯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
河曲智叟以应
固: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度:内立法度,务耕织,修守战之具
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
汝心固之,固不可彻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
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平心而度之,吾果无一失乎
传: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乎:其闻道也亦先乎吾
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
从:惑而不从师所以: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
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圣人之所以为圣
师: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于:师不必贤于弟子
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
吾师道也不拘于时
师必退其皆出于此乎